“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长山药早早就售卖一空!”时至今日,一说起长山药带来的收益汾阳市冀村镇村民王守义却是忍不住的满脸兴奋,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公斤长山药能卖到十来块钱,俺今年种了35亩长山药,每亩产量达到2000公斤哩!”
记得初冬刚到,汾阳市冀村镇冀村的长山药就迎来了收获季,穿行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农户们忙碌着挖沟、刨土、“起”山药,新刨出的长山药带着泥土的芳香,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田头沟垄旁,地里满是繁忙的景象。
王守义家是本村的种植大户,他的承包地是沙土地,出产的长山药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为创造更大效益,拓宽销售渠道,王守义父子二人成立了“鑫盛二宝”长山药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商标,建了冷藏库,并设计出专门的包装箱。从最初单纯进货、销售到自产自销,再发展到如今的山药苗繁育、种植、收购、包装、销售一条龙服务,短短几年,他们家就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的升级换挡,同时也带动当地农户共同致富,拓宽了当地农户增收新渠道。
长山药,学名山药,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夜燃柏子煮山药,忆此东望无时休。”早在宋代,长山药就受到人们的钟爱。汾阳地处山西省腹地偏西,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西依吕梁山,东濒汾河水,水资源充足,土壤肥沃,非常有利于长山药生长。汾阳长山药种植历史悠久,冀村镇土壤松软肥沃、土层深厚、排水流畅,为砂质土壤,种植长山药更是全省闻名,2013年冀村长山药就顺利通过农业部专家评审,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面对记者的采访,王守义回忆起了冀村长山药的种植史:“建国初期生产力落后,俺们冀村的长山药种植面积,大约200来亩,别称‘铁棍山药’,特点是细而长,甜而有丝,可惜长年来产量不高。”
改革开放以后,冀村长山药迎来了繁荣期,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然而,一度以来由于观念保守、缺乏科学规划,长期广种贱销,产品大部分被外地客户当原料廉价收购,异地加工后标注以“怀山药”商标,再以可观的价格销往香港及东南亚一带。“冀村长山药,肥水流了外人田。那时的冀村人,心里是多么不甘呀!”老王叹息道。
变化来自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冀村镇引进了更加先进的长山药品种,条块顺直,皮薄肉白,细腻无纤维,质地绵而不柴,香气浓郁。由于淀粉含量高,口感比普通长山药更香更甜。近几年来,冀村镇积极推进“一村一品”项目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当地情况,实行土地流转,全力发展种植,使长山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长山药的丰产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鑫盛二宝”合作社种植基地里,记者见到了年过六旬的工人米成爱,到目前她在这里已经工作三年多时间了,米师傅一边将长山药装箱,一边对记者介绍说:“俺们本地村民,就在家门前打工,既能就业赚钱,也照顾了家里,一举两得啊!”
由于市场需求扩大,农民种植长山药收益日渐增长,村里也积极为种植户提供优质土地、铺设灌溉管道、对品种进行改良。同时还积极招商引资,制定冀村长山药发展长期规划,像冀村一样,临近的仁岩、艾子村也涌现出一批种植大户,成立了多个长山药专业合作社。
“鑫盛二宝”长山药合作社的负责人王建立说:“通过合作社+农户,我们共种植长山药100多亩,通过开展培训,引进新技术,每亩地可以增收500公斤左右。”下一步,合作社还将积极推介冀村山药地理标志品牌,在大型超市设立地理标志专柜,进一步把冀村长山药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