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磨湾村里看新生

2021-01-05 17:31:58 来源:吕梁日报作者:张文慧 冯海砚

“院子里盖起了四间大平房,2019年还把房子装修了一番,甭说这是过上好日子啦!”近日,记者来到离石区信义镇磨湾村采访,第一书记王凤明径直把记者领到了谢宏文家的院子里。

院子很是宽敞,四间平房也装修时尚。正值晌午,谢宏文一家子正在吃饭,家里还有几个邻居端着饭碗串门子。外面气温骤降,屋内却是一片热闹。“这些年,老谢一家子日子过得踏实了,女儿出嫁了,儿子也在大城市找到了工作。一年忙忙碌碌,到了年底还可以存点钱。”几个邻居围在一起你说一句他接一句地拉开了话茬子。

老谢的新房就是靠积蓄一点一点盖起来的。“这笔积蓄来得不容易。上世纪七十年代,老父亲带着我们一家七口人逃荒来到这里。老父亲住了一辈子的土窑洞,临了走时,还是没能搬出土窑洞。”谢宏文的回忆像放电影似的交织出两个画面:一个是年轻时记忆中的酸苦,还有一个是对现如今生活满足的表达。

房子盖起来了,屋子里还添置了像样的摆件:液晶电视、布艺沙发、大理石茶几。一段时间,谢宏文自己都觉得好像是在做梦。

64岁的谢宏文祖祖辈辈生活在陕西省绥德县薛家河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陕北地区连年干旱,大多数人家连肚子都填不饱。谢宏文19岁那年,老父亲带着他们一家七口人举家逃荒,走到哪里就乞讨到哪里,最终七拐八绕来到了磨湾村。老谢至今还记得当时候来到磨湾村的情景,一家人被一个放羊老汉堵在了村口:“回去吧!都一样咧,也苦着了,来这地方做甚?”

听了这话,老父亲索性从兜里掏出了旱烟袋和旱烟锅,吧嗒吧嗒地抽起来。见老父亲不作声,老羊倌主动凑了上去搭话:“不过我们这地方人少地多,水也不缺,你们要是吃得苦,饱个肚子是不成问题。”

就这样谢宏文一大家在磨湾村一住就是40多年,娶妻生子,到老谢儿女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人了。

40多年来,谢宏文一家子的生活多多少少有了起色,但是始终没能摆脱贫困。“当时磨湾村也是个穷村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只有四十多户人家,也就一百多口人。但是不大的村子却有32条光棍,18根羊烟袋。”老支书闫岐祥深深地叹了口气说,“肚子是能填饱,但总归还是穷,谁家的姑娘愿意钻进穷山沟?”

谢宏文的老父亲有的是苦头。农忙时上山开地,种粮食,不忙时就出去揽石活。“咱陕北汉子会石活,打石头是多苦的营生,这罪能吃得下,刨黄土又算得上什么。”

谢宏文记住了这句话,也把老父亲的这句话传给了他的孩子们。一大家子从老父亲那会儿的吃不饱到现在住进了新房,生活越过越好。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老谢一家子更是看到了党的好政策:发展产业有补助,危旧房子给补贴,生病住院报销比例也逐年增加,特别是村里通了柏油路,公交车就在家门口,他们进城打工也方便了许多。

磨湾村姓氏很杂,有闫、赵、崔、殷、岳、牛、吴、薛、慕等十几个姓,大部分人家都是祖辈们从陕北那边逃荒过来的,他们有着和谢宏文几乎一样的经历。

驶进米五线,在驶进信义镇的拐角处,从左手直转一个湾,再行驶六七公里路的样子,就到了磨湾村。映入眼前的山不再黄土裸露,一座座黄土丘陵早已披上了绿装;脚下陌生的路不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一条条柏油马路四通八达;进入的村还是“老庄子”,一栋栋白墙的砖房在高原蓝天白云下格外醒目;见到的人自然少有旧相识,一张张黝黑的脸庞上眉目舒展,从庄稼人憨厚的笑容中多多少少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79岁的朱继强老大爷也是打小跟着老父亲从陕北逃荒过来在磨湾村立足成家立业的。三个孩子前些年养车做工程赚了钱,他就跟着孩子们进城住了。老大爷仍然是一口“陕北味”,他深有感触地说,“有了党的好政策,俺们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现在,在磨湾村,一种“脱胎换骨”的新生感油然而生!这种感觉印在了从陕北逃荒人的脑海里,也刻在了世世代代居住在磨湾村的人的骨子里。

磨湾村的“老住户”赵永亮是村里实打实的贫困户,政府为其家庭代缴医疗保险、帮助申请危房改造,解决他们住房问题。2018年,赵永亮还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每年可以拿到9600元的工资。他又自己购买了一台旋耕机,闲暇为周边村庄农户犁地和播种挣钱,一年下来也有五六千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有起色;王新平患有慢性病,自己不能做重活,就试着养牛,在政府的支持下,从两头牛到现在的几十头,王新平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敲开了致富的门路。

晌午过后,71岁的五保户侯根清正在收拾晒晾在村委会院子里的黄豆,见到王凤明领着记者前来,一下子提起了神,掰着指头为记者算起了2020年的收入:五保金、养老金、救济补贴、种粮补贴……记者帮着老侯算了算,几项政府给的“福利”加上地里的收入,已经突破万元!

一旁的村党支部书记王维军搭上了话,“可不是,别看老侯一个人过,后半辈子的活法可是不用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