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记者驱车穿越薛公岭隧道向汾阳方向驶去,一路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然而在前几年的这个时候,只要翻越薛公岭山,带有地域标志的“汾阳焦化味”就会立刻涌入鼻腔。
熟悉汾阳的人都知道,这里焦化厂、橡胶厂众多,再加上特殊的“锅底”地势,使得这里的生态环境质量一直排在全省末位。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抓实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汾阳市委书记郭红波说。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减排”是硬道理。“好减的都减了,剩下没减的,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汾阳分局党组书记武胜强这样认为。
毫无疑问,武胜强所说的这块“硬骨头”就是当地的焦化工企业。这两年,对于这些重点企业,汾阳使出了“史上最严”监管硬招:“人防”加“技防”,全天候监管,持续性减污。
今年9月,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汾阳分局执法大队在检查中发现:山西焦煤集团五麟煤焦公司私自更换原有的烟道闸板阀,且热备烟囱存在冒烟现象违法行为。根据情况,执法大队对企业作出了罚款100万元的处罚决定。
对于焦化厂、电厂、垃圾发电厂等重点企业,汾阳采用竞争上岗机制,安排执法人员24小时驻厂监管。依靠“智慧环保”平台和激光雷达设备,汾阳分局对各类无组织排放行为,超标、超总量排放行为,偷排偷放行为进行了快查快办、严查重处。
“设立的5部24小时举报电话,让许多违规排放行为无处遁形。”武胜强表示。
重点企业这块“硬骨头”终于啃下,“治气”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治水”如何开展?让人称奇的“汾阳速度”回答了这个问题。
从2月25日启动,到3月25日试水调试,一个月的时间,汾阳完成了汾阳市污水处理厂和杏花镇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建设,两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共达到5万立方米。
为了还家乡河流一份清澈,汾阳对20余条河流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分类整治,对发现的非法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封堵,通过每日手工监测,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汾阳环保工作的每一点进步,都凝结了所有环保人的汗水和心血。”郭红波说。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12月22日,汾阳二级以上优良天数为204天,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8.5%,一举摘掉了全省“空气质量最差”的帽子;河流出境断面逐月水质也稳定达标,退出劣V类,汾阳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