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的黄河畔,山峦叠翠,万物勃发。
5月27日,记者们来到石楼,沿着蜿蜒曲折的母亲河一路走一路采,所到之处一片生机盎然。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吕梁视察,充分肯定了吕梁组建农民造林合作社实施生态扶贫的做法。近年来,我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规范提升造林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不断深化农村改革,高位推进生态扶贫,不断深化拓展生态扶贫机制,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增收工程,持续在增绿中实现群众增收,坚决在“一个战场”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治理“两个攻坚战”。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切实把贫困户“扶起来”
沟壑纵横,梁峁成群,这是石楼县典型的地貌特征,正因为这种地貌特征也往往伴随着土地贫瘠、路远偏僻、山高深贫。“抛个土坑坑、吃个窝窝头”,正是祖祖辈辈生活在石楼的农民们的真实写照。
如何破解深度贫困,既要生态治理又要脱贫攻坚?石楼县乘势而上,搭上了国家生态建设政策的“快车”,开启了“党支部+造林合作社”生态脱贫的新模式,实现了增绿与增收的双赢目标。
为了更好地推广合作社造林这一模式,石楼县明确规定,造林合作社必须由村党支部领办,以此规范了原有57家造林合作社,又重新组建了80个造林专业合作社,全县造林合作社总量达到了137家,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支部领办造林合作社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推行新机制,建立了社员进入、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积极吸纳有参加意愿、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并探索吸纳部分“边缘贫困户”参加合作社造林,有效提升了贫困群众林业建设的参与度。合作社兼顾造林工程实施、村集体收入、贫困户务工收入和入股分红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资源共享、生产互助、利益共沾”的合作社规范运行机制。
“这山路弯大,视野窄,不好走哩,快进屋喝点水坐着歇歇。”一路驱车来到和合乡西山村,村党支部书记贺计平见到记者们前来,一边招呼着进屋坐一边介绍,“西山村是石楼县‘支部+’模式的试点村。合作社有20户,其中贫困户18户,平均年龄不到40岁。贫困户造林积极性高,自觉护林意识也高,人随叫随到,出勤率达百分之百,两年来已造林3800余亩,圆满完成了县里下达的任务。”
目前,石楼县通过造林合作社入股分红、劳务收入等形式,9800余口参与合作社造林的贫困户人均实现增收3090元。同时,聘用护林员1366人,其中贫困户1261人,占比92.3%以上,人均增收6000元。
“造管用”机制结合,切实让生态脱贫产业“强起来”
石楼县在依托合作社深入推进“造林”工作的基础上,又把“管林”和“用林”抓在手上,全县构建起了“造、管、用”三位一体的生态建设新格局,努力实现林业生态脱贫产业效益的最大化。
路子对了,机制活了,生态扶贫效应频频释放。来到义牒镇褚家峪村时,在石楼县委办驻褚家峪村第一书记高飞的介绍下,记者了解到,褚家峪村委前一段时间又搞起了乡村绿化工程,眼前半山坡上刚种上紫叶礼、金叶榆、西湖海棠等树种。“一开始我们党支部引领成立了造林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去造林,但是林造完了之后,我们再干啥?‘党支部+’在别的领域,搞养猪、搞加工,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再继续探索新路子,拓宽老百姓的收入。”
“造林”上致力于整体推进,实施绿色生态立县战略,积极争取和实施造林绿化项目,2017年以来,该县累计完成46.5万亩生态林业工程,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面积累计达到90万亩以上。
石楼县前山乡韦家湾余家畔村的冀海鹏是黄河边上长大的一个穷苦孩子,面对家乡的贫困面貌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他暗暗立下一个誓言,要让家乡绿起来,要让家乡富起来,而他也赶上了好时候,政府生态扶贫的政策让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率先成立了黄土塬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2017年合作社共承揽各类造林任务1600亩,其中荒山植树造林800亩,退耕还林800亩。荒山绿化共收入167万元。退耕还林共收入38万元,共带动贫困户65户,其中社内贫困户16户,社外贫困户49户,贫困户共产生劳务费60万元,其中社内贫困户40万元。2017年,社内贫困户人均收入2万元,每名社员分红2000元,并发各种福利,合计2万元。”冀海鹏向记者算了一笔合作社造林增收账。
“管林”上着力于提质增效,实行了“两支队伍”的技术服务机制,各乡镇成立了两支队伍,一支是由专业人员、“土专家”组织的技术服务队伍,适时进行嫁接、修剪、培训、治虫、指导;一支是乡村干部队伍,包村、包地块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管理,及时帮助解决造林绿化中困难问题。
通过参与提质增效项目和获得经济林效益,人均年增收700元左右。
“用林”上着力于发挥效益,致力延伸林业产业链条,发挥林业生态的综合效益,打造了5000亩裴沟乡曹穆流域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点,同步发展苹果、梨、单季槐、油牡丹、花椒、连翘等特色林业产业10万余亩,林药结合发展3万亩中药材;同时,积极发展立体林业,利用40万亩优质刺槐,27万亩红枣林,发展养蜂户244户,蜂群1.4万箱,户均年增收6.8万元。
如今,石楼“山山披绿衣”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不仅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还拓宽了生态脱贫的路子。
因势利导激发内生动力,切实把绿水青山“护起来”
“管好林、护好林,勤劳致富的双手把钱领”……
石楼县通过支部带头引领,形成了干部努力干事、贫困户主动脱贫、“边缘贫困户”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实现了三个转变。
第一变,是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提高了贫困群众主动参与造林的积极性,实现了由“要我造林”到“我要造林”的转变。
第二变,是通过常态化的考核机制,村党支部和村委议事会严格评议护林员,进行聘用或清退,进一步明确了护林员的职责,实现了护林员由“让我护林”到“我要护林”转变。
第三变,是通过林业产业效益的激励,造林合作社的社员由参与务工变成林业产业经营的主人,有林户从只享受政策补助变为自愿发展林业产业,实现了所有林户由“让我禁牧”到“我要禁牧”的转变,从而全面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了人人主动参与常规管护和封山禁牧的常态化效应。
40岁的王红云是义牒镇褚家峪村贫困户,一直以种地为生。家里有两个孩子要供养,生活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就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过了十几年。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党的政策好了,种啥都有补贴和保险,村里还让我当上了护林员,一年下来也能挣6000多元,村里的猪厂、酒厂每年还给我分红2000多元,种地也能有3万多元。”王红云乐呵呵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合作社造林以后,老百姓不用出去打工了,收入相应提高了。按株数亩数计酬的话,劳动力全利用起来了。从原来的‘要我造林’变成‘我要造林’,‘要我护林’变成‘我要护林’。”石楼县林业局局长李红平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立足当下,石楼县脱贫攻坚之舟风帆正举,展望未来,石楼县全面小康锦绣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