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安顺一行在临县先后赴临县湫水柏林苑移民安置点、临县城区东山林业扶贫工程,就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扶贫移民搬迁、社会扶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省市有关领导,县领导张建国、李双会、李晓春等陪同调研。
十三五期间,全县实施易地搬迁13337户4000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444户23495人;同步搬迁人口4893户16509人。涉及整村搬迁村166个,非整村搬迁村117个,共建成集中安置点18个,集中安置10830户32788人,分散安置2507户7216人。湫水柏林苑是县委、县政府统规统建的18个集中安置点之一,总建筑面积155157㎡,共安置城庄、大禹、车赶等9乡镇67个自然村4944人,其中:贫困人口3595人,同步搬迁1349人。该安置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实现服务功能全覆盖。同时,建成了4500㎡的扶贫车间,可满足1000人就近就业;正在建设50亩香菇园区和130亩蔬菜大棚园区,配套有门面商铺,设置了260多个公益岗位,并利用劳务派遣、临时聘用等多种方式,让广大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创业。在城北湫水柏林苑移民安置点,王安顺一行观摩了临县决战完胜脱贫攻坚图片展,走进党群服务中心的便民窗口、卫生室等服务窗口以及扶贫车间,详细了解移民搬迁的后续帮扶、就业增收、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
临县城区东山林业扶贫工程涉及临泉、木瓜坪、安业等3乡镇 11村,2351户9120人,其中贫困人口398户1024人,绿化总面积10779亩(其中耕地绿化8278亩,荒山绿化2501亩),配套观光道路建设2.5公里。采取阔叶树与针叶树混交,林下种植中药材,形成多林种多层次搭配立体种植和发展林下经济模式。工程采取“政府+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建设森林公园,景观林业。通过议标的方式,安排15个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进行实施,实行生态绿化和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让贫困户通过参与景观绿化来增收脱贫。采用退耕还林政策性补贴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退耕还林前5年对农户补助每亩1500元,5年后,政府流转农民土地,每年每亩补助300元。通过工程建设,贫困社员可增加五方面的收入。一是造林劳务收入,15个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平均日投入劳力458人(贫困劳力275人),参与造林人数共9800余人次,人均可获得劳务收入9300多元;二是林业管护收入,聘用14名贫困劳力担任护林员,年人均管护工资6000元;三是退耕还林政策性补贴,8278亩退耕还林面积,共涉及农户2351户,每亩5年补贴1500元,户均补贴5281元;四是土地流转收益,5年以后,县财政每亩土地每年补偿农户300元,户均收入1056元;五是中药材(连翘)收入,预计5年后每亩中药材可收入500元。在城区东山林业扶贫工程,王安顺一行观摩了临县生态造林图片展,实地观摩了东山林业扶贫工程,王安顺副主任充分肯定了临县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就。称赞临县作为山西最大的贫困县,脱贫攻坚探索走出了好多新路子,不少好经验和好做法值得全国各地贫困山区借鉴学习。
王安顺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千方百计解决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强化专业技能培训,积极提供公益岗位,努力把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点,完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