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临县克虎镇庞家庄村:小鸡住进“大别墅” 群众踏上脱贫路

2020-07-07 17:57:59 来源:吕梁日报作者:刘少伟

“目前,这里有1800多只鸡,主要是华北柴鸡,这种鸡适合散养,毛病少,还有一部分芦花鸡和少量乌鸡,还有20只鹅,用来保护鸡群。受疫情影响,鸡蛋不好销售,前段时间,我们采取实物分红方式,给贫困户每户分了20颗鸡蛋。”4月27日,在临县克虎镇庞家庄村红枣林下经济试验示范基地,村支部书记薛高兰指着在枣树林下觅食的鸡群向记者介绍。

被绿色铁丝网围起来的基地里,一座座由彩钢瓦搭建而成的像独栋别墅一样的鸡舍,依据地势的起伏,高低不平地散落在尚未抽芽的枣树下,灰墙白瓦似的颜色搭配颇有几分徽派建筑风格的神韵,如果再过一两个月,在绿意盎然的枣树映衬下,这里的景色会更加迷人。

2018年,庞家庄村利用产业扶贫资金,以每年每亩30—50元的价格从贫困户手中流转了80亩土地,借助山西农大的技术团队,建立了林下经济试验示范养殖基地,探索红枣林标准化管理提质增效模式、林下饲草栽培与散养鸡养殖模式、电子商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销售模式、红枣林生态观光采摘和黄河文化休闲旅游模式。2019年4月投放2000只鸡苗。负责管理基地的合作社还与贫困户签订协议,统一实施牧草、红枣、玉米等为主的优质饲料种植和回收,带动每户每年增加收入200—500元。

“一个鸡舍里能住40多只鸡,早上六点,把门打开,鸡群就会自己出来饮水、觅食,食物主要是高粱、玉米、苜蓿、树叶和虫子,天黑了鸡就会自动回去,把门窗关上就行了。”基地的管理员苗志益今年已70岁,但身体还很硬朗,除了负责鸡群的喂养、鸡舍的清理和消毒,他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散落在四处的鸡蛋及时收集回来。基地一天40—60斤的产量,400多颗鸡蛋,都找回来,老苗得忙活近两个小时。

老苗原来也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虽然有20亩枣树,但近几年红枣价格低的可怜,加上他年龄较大,无处打工,老两口的生活一度陷入贫困。基地的建立,给了老苗工作机会,作为管理员,他每天有80元的收入,忙完基地工作,他还积极参加村里的其他公益性岗位工作。这几天,村里900亩的枣树,按照提质增效的要求,正在进行树干涂白,老苗参加了12人的涂白队伍。

“每天能挣80元,现在干了四五天了,估计再有两三天就干完了。”老苗告诉记者。通过积极参加村里的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前年老苗除了基地的工资收入,还额多外收入8000元,去年又增至上万元,早已实现稳定脱贫。

老苗是这片试验示范基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代表。通过土地流转、枣树提质增效和病虫害防治用工、饲草饲料订单等环节,全村54户贫困户几乎都能从中受益。经营效益好时,年底还可参与分红。

“真是‘人叫人干人不干,政策调动千千万’。虽然基地目前刚实现微利,去年仅分红一万多元,今年还受到疫情影响,但带动效应很好,村干部的威信也增强了,现在村里有事只要一喊,大家都愿意跟着干。”薛高兰颇为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