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山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中阳县就位于吕梁山中。中阳县于2017年脱贫摘帽,“十三五”期间完成2477户7460人的搬迁任务,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691人,共涉及5个乡镇106个自然村,设有中阳县车鸣峪乡弓阳、城内佳境天城小区、金罗镇西坡等7个集中安置点。
这些移民搬迁安置点,有的位于乡镇、规模较小,在管理服务上仍沿用传统乡村管理办法;有的位于县城、搬迁人口多,当地政府通过第三方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与服务,引导村民变业主。记者分别来到了弓阳移民新村和佳境天城小区,探访易地扶贫搬迁后,当地如何帮助村民们更好适应新村和新社区的新生活。
用电有电补助 养牛有“牛宿舍” 老乡住新村,安心!
沿着国道从山西省中阳县县城一路往北,远远便能看到路边“弓阳新村”4个大字。宽敞的马路拐进去,易地搬迁新村映入眼帘。庭院布局错落有致,绿化带和草坪相连,墙上挂着的辣椒和玉米棒子,院子里搭着刚洗过的衣物。
地处中阳县北边的车鸣峪乡,离县城有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前些年,村子里的人去县城要坐三轮、骑摩托到乡里,再坐班车。2017年,车鸣峪乡下决心让这些村子的人挪穷窝,在弓阳村旁选择了集中安置点,用一年时间建成了现在的弓阳新村。首批搬迁户于2018年5月入住,家家户户装上了电淋浴和抽水马桶。
2018年,郝继珍刚当上弓阳移民新村村主任的时候,遇到了点“挑战”。一方面,要负责登记、搬迁、复垦事宜;另一方面,第一批搬进来的村民们老是往旧村跑,尤其那年冬天,大伙宁愿回去烧煤泥,也不愿在新村住。
“新村总共有7个自然村的609个搬迁户住进来。原来的村子,最远的离这里有10公里远,开车上山就得半个多钟头。现在都说这新村修得好,又漂亮,交通又方便,可一开始,大伙还挺‘抗拒’!”郝继珍笑着回忆。
车鸣峪乡的冬天,那叫一个冷。由于地势高且在风口处,夏天这里睡觉要盖被子,到了冬天,当地有“十冬腊月鬼抽筋”的说法。郝继珍说:“供暖季一来,大家都往旧村跑了,还是像以前一样烧煤取暖。”
新村难道没有供暖?“当然不是,移民新村建成时,每家每户都装有空气能煤改电设备。”郝继珍说,可到了供暖季,村民们谁都不敢开,不知道是谁传了一个版本:“这玩意‘吃’电太凶了,一个冬天要上万块!”
得知了这个问题,村支书郭士锋和郝继珍带头用电烧暖气,并且挨家挨户做工作,为大家耐心讲解:“供暖季我们是优惠电价,一度电两毛七分钱,比平时便宜快一半哩!再加上每户最高有2000元的取暖补贴,算下来一个冬天比原来也就贵几百块,也不用天不亮就起来烧煤。”2019年夏天,用电补助款足额打到村民账户,村民们彻底放下心。冬天采暖季时,村民们用上了煤改电供暖设备,家家屋里热气腾腾。
养牛也是个问题。原先的弓阳村靠着上顶山,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牛,郭士锋说:“少则几头牛,多的数十头,加起来有1100多头。”夏天,牛往山里走,可以完全“放养”;可到了冬天,养牛的人每天都得把牛牵回院子或牛棚里。搬到新村后,牛怎么办?针对冬天牛安置的问题,村委会在新村不远处搭建了一个养牛场,让各家的牛有了“集体宿舍”。
这下,大家安心住在新村,不再往旧村跑了。
物业提供服务 活动促进融入 村民变业主,舒服!
和弓阳新村相比,地处中阳县城的佳境天城移民搬迁点规模要大得多,占地面积600亩,安置搬迁户共4037人。从原来的村子搬到现代化住宅小区,搬迁户要适应的有很多。
“原来在村里住,大家习惯在院子、地窖里放杂物,过来之后因为东西放不下,楼道里就容易出现杂物堆放的问题;以前在村里没有物业费的说法,因此部分居民不理解为什么要出这个钱……”白玉强是佳境天城小区物业负责人,一开始也碰到了很多头疼的问题。
中阳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姚文郁介绍:“由于涉及搬迁的乡镇有6个,搬迁户众多,原来属地管理的办法不好沿用,我们就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物业进驻,专门负责搬迁后小区物业管理。”
白玉强意识到,这个以搬迁户为主的小区,对自己的工作办法和服务管理意识提出新的要求。“从‘村民’到‘业主’,居民要转变生活习惯不容易,主动引导他们融入小区是我的工作重点。”
白玉强带领同事在社区管理和服务方面做了很多细化工作。仍鼓励原户籍居民通过手机社交群联系,支持原有的村落生活习惯,尽量避免打破原有社会结构。白玉强说,“比如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考虑到村里饮食习惯,吃饭时间比较早,我们就把餐饭提供时间提前。有的村民喜欢‘红火’,我们的1000多平方米的活动广场上天天有人在扭秧歌。”
让搬迁群众以多种方式参与社区治理。社区所在的宁乡镇党委书记任四虎说:“社区里总共有232名流动党员,要想办法让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同时为社区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他组织佳境天城小区党支部与辖区驻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构建起网格化党员管理服务平台。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动车。”白玉强介绍,由于通勤距离短、购买力因素影响,电动摩托车成了小区住户出行的首选工具,但也带来了问题。“很多家庭都是从窗户甩一根线下来充电,不仅杂乱无序,而且有很大安全隐患。”住户薛五儿发现了这个问题,在参加党员大会时提出,物业公司很快采取了楼下设立充电桩的办法予以解决。
配套扶贫车间 引进企业产业 家门口就业,方便!
弓阳新村附近的上顶山,近些年成了热门旅游目的地。
上顶山在吕梁市颇有名气,这里有吕梁山里罕见的高山草甸风光,被当地人认为是黄土高原的一处名胜。一到夏天,来这里自驾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弓阳新村规划伊始,就瞄准了这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弓阳新村正式建成后,里面除了220套庭院式搬迁房,还建有小游园、采摘园以及游客集散中心,提供了32个就业岗位,让搬迁户在家门口就业。中阳县委书记赵沂旸对这个“潜力村”充满信心:“可以打造成生态旅游、观光、康养、现代农业为一体的城镇‘后花园’。”
今年,弓阳新村所在车鸣峪乡,县里扶持建成年产2000万棒黑木耳菌棒厂和温室大棚设施蔬菜产业园。贫困户王建文的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最近几年病情加重。为了照顾母亲,王建文从县城搬了回来,可一时在村里找不到合适的营生。县里对黑木耳产业发展有扶持政策,他和同乡王建军搭伙流转了7亩地,“一根菌棒补贴后5毛4分钱,省了两块钱,流转的土地前期每亩还有3000元补贴。”这几天第一茬黑木耳已经开始收割,王建文等人天天忙乎得脚不沾地。
佳境天城小区旁边配套的扶贫车间和科技孵化器早已开始运行。目前,小区旁入驻了18户科技型加工企业,直接带动小区1000多搬迁人口就业。
而小区里的物业公司,也为搬迁户“稳得住”增添力量。在佳境天城小区,解决了上百个搬迁人口的就业。
49岁的贫困户陆安平一直想找个“对口”工作。他原来在村边的煤矿上当会计,2016年搬到县城后,他的找工作之路却一直碰壁:3年换了7份工作。原因让他“难以启齿”,由于说话不利索,他先后被几家企业辞退。当得知小区物业需要一个财务人员时,他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找到了白玉强,很快被顺利录用。
贫困户刘五则也在小区里上班,他的任务是看护小区20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不仅每个月能领到1400元的工资,他还开发出一个新的增收门路:收集体育馆里运动的人们每天打完篮球、羽毛球喝完的饮水瓶,“一个月加起来也能卖个1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