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不可怕,怕的是不想吃苦,等着向政府伸手要、伸手拿。在脱贫攻坚中,石楼县党委、政府总的底线是: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脱懒。
2018 年年底,石楼县委宣传部组织拍摄了一部微电影,片名叫《“懒汉”孟德财》,是一部励志影片。主要讲述原本吃喝懒惰的贫困户孟德财,在经过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护工护理培训后,拓宽了眼界,转变了思想观念,靠勤劳、诚信、专业的服务理念打造出一片事业发展的新天地,过上了幸福生活的励志故事。
在石楼采访脱贫攻坚期间,我观看过这部微电影,在随后的几天采访中,也看到了石楼县大多数贫困户能够靠自己的双手真正走向脱贫致富路,过上好日子。他们中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有自己创业开店的理发师,也有回乡当农民的“新型农民”。在他们身上可以看见一种韧性,那就是:“想要过的不比别人差,咱就得勤快点!”
1
今年 76 岁的石楼县裴沟乡马家山村贫困户温怌有是我的帮扶户,他大半辈子的记忆几乎都定格在土窑洞里。去年他和老伴搬出了土窑洞,住进了政府给新修的平房,房子离土窑洞几步远,有 30 平方米的样子。每次去看望老温,他都会和我讲起这件事,“有了党的好政策,住进了新房,心里亮堂多了!”
在石楼采访脱贫攻坚期间,我去马家山村采访养蜂产业,休息的时候,我专门去了一趟老温家。今年春节过后,他在乡里的卫生院住了几天院,看着他和老伴精神面貌都很好,我开始关心他住院的花销情况。
“开春那次住院你花了多少钱?”“没多少,花在自己身上的也就二三百元。”“孩子们给你掏了?”“不用孩子们掏,这点小钱,我自己花!”老温的话显得很有底气。
温怌有身体不算好,一直靠种地为生。二十多年前,儿子儿媳相继过世,把孙女留给了她。现在孙女已经大学毕业。老温就盼着孙女能成家过上好日子,这样他自己也有所交代了。“我虽然是个低保户,也上了年纪,可是生活的干劲一点也不少。我今年还种了几亩地,能收入一点是一点,政府把自家生活的路子都铺好了,我们再不加油干就说不过去了。”
温怌有的故事一天两天也道不完。老温其实很知足,他总觉得,只要自己先立起来,总会有过上好日子的那一天。
见老温那天,我还去了马家山村的另一户贫困户温生锋的家里。温生锋正在忙着摇蜜。他话少,每次见到他总感觉忙个不停。身材瘦小的他对别人总是迎面而笑。“今年槐花冻坏了,基本没有蜜,这几天是枣花期,蜂蜜产量还可以。”温生锋平时还爱学习,闲下来的时候自己钻研养蜂技术,为的就是提高蜂蜜的质量。
2
采访“党支部+造林合作社”的相关话题时,我们来到石楼县义牒镇褚家峪村。临近采访结束,村委会院子里传来了一阵卖菜吆喝声,我循声寻了过去,原来是村里来了“流动菜市”,只见一村民正在翻看着流动车上的新鲜蔬菜。村民叫黄振胜,今年 58 岁,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老黄挑选了三四十元的蔬菜,有西葫芦、西红柿、茴子白等。我问老黄,“一下子能吃了那么多?”老黄笑着说:“调着花样吃,一个礼拜就解决了!”
2017 年底老黄一家就脱贫了。他没什么手艺,出去打工也不知道干什么是好,一辈子只会下力气种地。
“前几年种地收成不好,大旱的那几年除了能填饱肚子也剩不下什么了,更别提卖粮赚钱了。那会家里人口多开销大,再加上我的老母亲常年患有慢性病,还得经常吃药。这种艰难日子就这么熬了好多年。”
黄土地上的人们,特别是黄河岸边的人们,祖祖辈辈一直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现在,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大幅提高,不但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了,乡亲们也没那么辛劳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
但黄振胜认死理:庄稼人,怕就怕自己没“苦水”,只要自己勤快,在土里刨黄金那也是有可能的事情。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老黄每年种十几亩谷子、二十几亩玉米、十几亩高粱,四五十亩地一年下来,至少也赚个三万到四万块钱。
四五十亩地,对于一个庄稼汉来说,需要付出多少苦力?不得而知。但是老黄就觉得自己不能停下来。老黄还加入了村里三个专业合作社。“只要我勤恳,肯干活,每年合作社还能给我分红 1000多元钱。”
3
农村人就是闲不下来。忙完秋收 ,过了冬、等来春,还得去地里忙活,就是农闲下来,也不愿意待在家里闲着,而是选择翻翻地,拉点猪粪、羊粪,等着来年好种地。他们总认为好生活是慢慢来的,得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实现!
好生活确确实实是慢慢来的。
今年 76 岁的韦俊德是石楼县前山乡滩村人,年过七旬的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他却更懂得积攒钱的不容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总感慨自己的这一辈子:“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苦又重,现在不一样了,吃得好,苦又不重……”
韦俊德老人说的是掏心话。他告诉记者,实施精准扶贫后,村里人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有的在城里住上了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有的在村里办起了合作社,搞起了产业,有的则在外参加了护工培训,学了一门手艺,靠技术赚钱。像韦俊德一样上了年纪的老人则是通过政府兜底扶贫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4
“冷天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这是一句老话。在石楼采访过程中,这句话在每一个采访对象身上都可以看到影子。
王国辉今年三十多岁,是石楼国辉农牧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早些年,在北京打拼,但因为父母身体不好,他只好选择回家照应。“这小县城压根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王国辉重操父母的“旧业”,做起了农民。
王国辉有自己的一套种地理论。他注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主要做村周边农户的土地托管。他认为,这几年村里的地大部分都由坡地整为平地,土地托管后,机械可以集中连片作业,不用东奔西跑,不仅作业效率高了,机手的利润也增加了。农民土地托管后,合作社为他们提供土地深耕、旋耕、播种、除草、机收、秸秆还田等“一条龙”服务,农户省了心、省了力、省了钱,还增了收。
采访期间,还接触过一个年轻人,是开理发店的。他的名字和年龄我没能记下来。这位年轻的理发师也曾经到北京打工,回乡后,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在县城中心开了一间理发店,在城里买了房,也谈上了女朋友。
黄土地孕育着最有活力的故事,这一切只因黄土汉子的坚守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