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宁可备而不用 不可用而无备

——吕梁市大力度提升疫情防控"八种能力"

2022-11-28 15:05:20 来源:吕梁日报作者: 付永文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吕梁市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立足防大疫打大仗,全方位加强资源力量储备,大力度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追阳断链、医疗救治、集中隔离、社区管控、信息化建设、物资储备“八种能力”,其中核酸检测能力要达到68万管/日、流调溯源队伍不少于2800人、追阳小分队达到130支以上、集中隔离房间规范达标2万间、生活必需品储备满足居民15天以上需求,为迅速果断处置疫情提供坚实基础。

核酸检测是快速阻断病毒隐匿传播的关键一招,是社会成本最低的防疫方式。吕梁市将按照国家最新要求,新建扩容城市检测基地和大规模核酸检测实验室,使核酸检测能力从目前的27.1万管/日提升到68万管/日,总体提升2.5倍以上。同步开展采样和检测人员的选聘培训工作,采样和检测人员分别达到1万人和2200人以上,做到设备、机构和人员同时到位,力争使核酸检测的效率再提升、时间再压缩,实现24小时内完成一轮高质量全员核酸检测目标。

快速精准流调溯源是以快制快斩断疫情传播链条的核心关键。吕梁市将按照有效应对1000例及更大规模疫情的标准,建立主战队、预备队、志愿者三级战备流调梯队,储备不少于2800人的流调溯源队伍,确保流调力量充足。流调队将紧抓疫情处置“黄金24小时”,发挥公安牵头、疾控配合、专家研判、合署办公的有效机制,确保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个案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组建追阳小分队专门负责混检阳性处置,在抗疫实践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吕梁市要求每个县市区至少组建10支以上追阳小分队,按照1个混管配备1支追阳小分队的标准,全市达到130支以上。每支小分队由1名县级领导带队,6名核酸采样人员、1名公安干警、1名疾控流调人员和2名消杀人员组成,配备1—2辆转运大巴和1辆救护车。追阳小分队由县市区长直接领导,第一时间完成混管阳性和密接人员的寻找、采运、隔离管控,全面提升追阳断链能力。

医疗救治能力方面,定点救治医院汾阳医院床位总数不少于1000张、ICU重症救治床位不少于100张,市中医院作为备用定点医院加快建设改造“三区两通道”,加快推进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同时在离石区、汾阳市、孝义市各建设10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全面加强救治资源力量储备。

集中隔离能力方面,吕梁市将按照每万人60间的标准,统筹辖区内宾馆、酒店、公寓、厂房等资源,加快改造储备足够数量和规模的集中隔离场所,使现有200多个隔离点、2万间隔离房间全部规范达标,按比例足额配备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每个隔离点由一名县级领导现场指挥、一名院感专家驻点指导、一支专业队伍闭环管理。

社区管控能力方面,吕梁市由组织部门统一安排,整合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网格员、工作人员,充实配强社区工作力量,确保防控工作横向到楼栋、纵向到家户。规范建立社区人员信息和疫情管控台账,充分掌握老年人、孕产妇、病患者等特殊人员情况,建立群租人员、重点行业群体人员清单,在封控、静默期间针对性提供生活和医疗救助。

信息化建设能力方面,吕梁市将强化“两码三平台”的应用,充实市县两级健康码、场所码工作专班,加快实现吕梁健康防疫核酸检测平台、外来返乡人员登记管理系统、重载货运车辆疫情防控动态监管平台三者之间相关数据的互联互通。同时,确保“核酸2.0双活平台”可随时启用,积极推进场所码在重点场所的部署应用。

物资储备能力方面,吕梁市按照满足一线应急及重点保障人员45天满负荷运转的标准,动态采购储备核酸检测和防护物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要至少储备1个月用量的口罩、护目镜等防护消杀物资。煤矿等重点企业要按照2—3倍标准储备防疫物资。加强粮食、蔬菜、肉类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应急储备、供应调配,确定重点保供企业,建立应急投放网络,保障辖区居民15天以上需求量。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吕梁市相关方面负责人表示,要整合各方面参建力量,发挥协同作战优势,把各项防疫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歼灭战。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