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吕梁:以文化之力 铸发展之魂

2022-10-11 09:29:58 来源:吕梁日报作者: 冯凯治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是城市生生不息的血脉。

这里,汾酒文化悠久。早在6000年前杏花村就飘起了第一缕酒香,标志着中国乃至世界真正意义上的酒文化诞生。

这里,红色文化厚重。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境十三个县(市、区),各类红色文化遗址共有265处。

吕梁,文脉源远流长,文化绚丽多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旧石器时代人类繁衍生息的遗迹,有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石楼仰韶文化、兴县龙山文化,一批原生态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

万年非遗文化、千年汾酒文化、近百年红色文化等文化遗存交相辉映,熔铸了独具魅力的吕梁文化,成为推动吕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最充沛养分、最深沉力量。近年来,吕梁市大力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艺术创作活力涌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显著,文化品牌日益唱响,全市文化发展蹄疾步稳、铿锵有力,凝聚起了建设文化强市的磅礴力量。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利民

“今年,吕梁市高质量完成‘五个一批’文化惠民工程,2021年省厅批复吕梁市‘五个一批’群众文化品牌1个,山西省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233个,山西省乡土文化能人艺人219个,山西省乡村文化带头人311个。”市文旅局局长吕文平介绍道。

全市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开展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升级达标行动,目前市图书馆已竣工,并投入运营;市群艺馆主体建筑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外管网和景观绿化工程。

截至目前,全市群众文化品牌开展活动103场,文艺小分队开展活动6990场,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开展活动2628场,乡村文化带头人开展活动3732场。“送戏下乡一万场”惠民演出1344场,超额完成299场。着力提升群众文化队伍传带能力,组织开展两期“吕梁市2021年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培训班”,培训乡土文化能人艺人102名。

近年来,吕梁市重点创作推出大型舞剧《刘胡兰》和木偶戏《红军娃》。其中,舞剧《刘胡兰》已于今年4月15至16日在山西大剧院首演,将于11月开展全市巡演;木偶戏《红军娃》已于今年1月下旬创作完成并通过验收;晋剧《刘胡兰》《吕梁儿女》《奇袭白虎团》复排后已演出35场。现实题材剧目《湫水河清清》剧本已创作完成,并成功申报山西省舞台艺术重点文艺作品扶持项目。

培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

文化是历史的烙印,是城市发展的精髓和灵魂,文化资源更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元素。

2021年,吕梁市充分挖掘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持续完善规划体系,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推动景区提质升级,持续扩大全市文旅品牌影响力,努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持续完善规划体系。《吕梁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吕梁市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均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经专家评审通过。《吕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评审,已上报市政府办并即将公布。为科学有效实施系列规划,特聘国内知名旅游投资管理公司制定《吕梁市文旅产业咨询报告》,找出支撑吕梁市文旅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吕梁文旅产业发展问清路、寻好道。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实施了总投资307.54亿元的36个文化旅游建设项目,包括续建项目6个,新建项目30个。今年计划完成投资21.73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资额5.1亿元。

“聘请国内一流团队对吕梁市22个景区逐一‘问诊把脉’,编制完成了《A级景区创建或提升调研咨询报告》,梳理提出了各景区景点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明确了创建提升的具体路径和工作重点,今年有望再创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到5个3A级旅游景区,全市A级景区数量有望从2019年的11个翻一番,实现A级旅游景区倍增。”市文旅局办公室主任介绍说,“我们力争年底完成今年市政府报告中五件民生事实之一‘A级景区实现A级厕所全覆盖’的任务目标,强力推动18个A级景区和6个拟创A级景区的A级厕所全覆盖。”

持续扩大文旅品牌影响力。深入开展“游山西·读历史·品吕梁”活动,推出《文旅之声》电台专题栏目,截至目前共制作播出136期。组织文旅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大型博览交易会,借助博览会平台,宣传推介具有吕梁特色的工艺美术产品、文化旅游创意产品、主要景区景点、重点文旅项目,进一步打响吕梁文旅品牌。

同时,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其中文旅部推出的“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贯穿吕梁市8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吕梁市“英雄吕梁”“走向胜利”“重温山西建党”“铁血东征”为主题的4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山西省10条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涵盖全市8个县(市、区),15个重点革命文物遗址、故居和纪念馆,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教育载体。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

文化繁荣离不开非遗文化的丰富滋养,保护非遗,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

积极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对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数据进行摸底调查,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奠定基础。同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抢救性记录,濒临灭绝的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交城滩羊皮抢救性记录工作将于12月底前完成,并开展非遗数据库建设前期资料的录制及拍摄。

“我们启动了吕梁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目前总体规划草稿编制已接近尾声,预计年底可完成编制工作。”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积极争取上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推荐5个省级代表性项目,73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吕梁片区)及碛口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共申报省级专项资金84.9万元。”

开展项目保护和传承人扶持工作,合理利用市级非遗保护资金对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困难的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离石弹唱》和省级代表性项目《交口刺绣》给予每项10万元资金扶持;给予全市247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2000元补助经费,有效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同时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宣传力度,非遗书籍《魅力吕梁·匠心非遗》正在进行审校、《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吕梁片区)宣传展示片》正在摄制、宣传展示片《吕梁非遗》已完成并将投放央视播出。

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回首过往,我们欣喜见证,吕梁一路前行的铿锵步伐,正不断培植出更加深厚的文化土壤、更加强劲的文化力量。立足新起点,337.5万吕梁人民正以更高度的文化自觉、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劈波斩浪再出发,继往开来重启航,全力迈开文化强市建设新步伐,努力为吕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