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柳林县针对发展村级产业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多方会诊“开方子”,靶向施策“治根子”,以“乡村振兴贷”撬动产业发展,不断“贷”活村级经济体。
理顺机制,拧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责任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凝聚党心民心、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该县坚持从顶层设计入手,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特色等实际,进一步完善责任、评估等工作机制,组织召开柳林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分析研讨会,建立了由县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乡镇党委直接负责,县农经、农业、扶贫、金融等相关部门联合推动的责任体系。明确了全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着力破解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部门协调推进、乡镇和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
用活政策,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模式”。该县探索将发展集体经济和“乡村振兴贷”有机结合,通过党组织抱团,实现资金、资源、产业等要素的有效融合,产生“1+1>2”的化学效应。积极探索“村村联合”“村社联合”“村企联合”模式,开创“党建+村集体+农户”“党支部+能人+市场+项目”“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党支部+规模企业+5万元以下村”等路径,整合资本资源力量,以乡镇为基本单元,试点开展“十村联体”,积极发展可持续特色农业产业,构筑有活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合力攻坚,按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快进键”。该县在科学调研、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开启了部门联动、政策推动、资金拉动、产业撬动的“四动”模式,抢抓机遇,多向发力,聚力增强农村“造血”功能。部门联动,即:充实了柳林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部门职责,压实了部门责任。政策推动,即:县农经中心牵头出台了《关于成立柳林县实施“乡村振兴贷”领导小组的通知》,印发了《关于柳林县“乡村振兴贷”风险补偿基金实施方案的通知》。资金拉动,即:对接市职能部门,用好300万元的县级风险补偿基金和150万元的市级配套风险补偿基金,按照政策盘活撬动3600万元的风险补偿基金,重点扶持产业基础好、发展前景好的3个示范点。目前,留誉镇高村欣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山西谷香百年酒业有限公司2个示范点已进入申报审核阶段。产业撬动,即:积极引导资源村、城中村兴办专业市场、商业门店、建设仓储中心和物流园区,实现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探索“公司+集体资源”发展模式,引导村“两委”将集体土地、闲置房屋等资源折价入股企业,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通过“政府主导、村集体入股、企业开发”模式,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等旅游新业态,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开辟新渠道、新路径。目前,穆村镇一村、薛村镇高红村依托区位、土地等要素,积极撬动产业发展。
柳林县以实施乡村振兴为契机,聚焦目标任务,加速冲刺步伐,通过关口前移、细化责任、强化对接,不断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