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到一个月时间,2020年就要结束了。在积极准备接受脱贫攻坚“国检”的工作之余,秦宇琢磨着要向曾豹、周颖、关建南等几位革命后人汇报商议“队部旧址”和“王震居住旧址”的翻新工作。这是秦宇自担任杨家会村第一书记以来,一直牵动心扉全力推动的一件大事,事关该村的长远发展。
秦宇说,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发展产业才是彻底摆脱贫困,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立足红色资源 谋划红色产业
1946年秋,王震将军率八路军120师359旅从延安启程,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在此期间,359旅部分首长家属随军来到方山县杨家会村。为解决近百名干部子女学业问题,部队于1947年初夏在杨家会村办起了贺龙子弟学校。解放运城后,1948年,王震将军决定将随军家属与子弟转移到河津县,并将学校移交给杨家会村接管,其后更名为“八一希望小学”。在359旅及贺龙子弟学校驻扎杨家会村期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旧址、文物和感人的革命故事。
2019年3月,刚过而立之年的吕梁市能源局信息中心工会负责人秦宇,奉命于组织来到方山县大武镇杨家会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面对已经实现脱贫的方山县,对于早在2016年就率先退出贫困村行列的杨家会村,脱贫工作怎么搞,帮扶工作怎么做?秦宇把目光和思路定位在了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上,将杨家会村的红色资源传承保护起来,弘扬发展下去。秦宇说,吕梁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厚重。而杨家会村位于方山县的偏南位置,离贺龙中学不足十公里,距离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北武当山景区、于成龙故居均为半小时车程,以杨家会村为中心点,可以串连成一条短途红色游线路。
瞅准了这一点,秦宇扑下身子开始搜集359旅在杨家会村11个月的珍贵资源。走访了5名80岁以上能回忆起当年情景的老人,确认当年居住旧址13处,并全部挂了牌。紧接着,他又通过市县党史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开展了“踏寻父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活动,邀请22名当年在杨家会村居住过的革命先辈后代,争取资金4万元,全部用于贺龙子弟学校(杨家会小学)第二课堂的开设。
此后,秦宇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杨家会村红色故事和资料的搜集整理。到2019年底时,他已经成功在村内办起了约60平方米的杨家会村红色陈列室,藏有当年生产生活用品和各类字画等红色藏品40多件(幅),成为全村人民铭记革命历史,奋力奔向小康的强大精神源泉。值得一提的是,在秦宇的奔波努力下,贺龙子弟学校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围绕土地改良 发展菌肥产业
杨家会村是方山县的蔬菜种植大村,特别是蔬菜大棚在全县独树一帜。秦宇告诉笔者,杨家会村的蔬菜种植最早还得益于359旅。1946年,359旅家属队在杨家会村驻扎后,家属队便从南泥湾引进了西红柿、茄子等蔬菜品种,在王震将军带领下,杨家会成为了边区当地有名的“菜园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秦宇在与革命后代张新华交流保护传承红色资源时,无意间谈到了村里脱贫攻坚、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情况以及耕地产量较小的情况。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革命后代情未了。不多时,张新华就联系到了在日本搞菌肥技术的弟弟张新明,向他说明了杨家会村的情况并希望给予帮助。很快,在这根“红线”的牵连下,日本方面的菌肥技术人员来到了杨家会村实地考察,并表示先赠送2吨菌肥原液用于搞试验。
秦宇说,这种原液一吨经过扩繁可变为一百吨,而且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地产量,充分利用人畜粪便和农作物桔秆,纯绿色无污染。
“现在试验田里的西红柿色质鲜、个头大,每亩可提高产量约100公斤。下一步,在试验稳定成功的基础上,准备与日本方面合作在杨家会村建立一个菌肥加工点(厂),向全县推广无公害的菌肥,以提高土地的整体质量。”秦宇充满希望地说。
借鉴邻村之石 培育绿色产业
与杨家会村相隔几里地的前南村,种植芦笋多年且渐成规模,这几年还发展成为了全县脱贫攻坚的绿色产业之一。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秦宇就和村干部一起商议决定借鉴前南村的做法经验,推广芦笋种植。他们多次考察,多方了解,积极宣传,广泛动员,提供技术、菌肥、苗木等,鼓励村民参与种植。仅2019年就推广种植了60余亩。村民杨公平看到了好形势,一个人就种植芦笋17亩,今年收割后,一下子就成了全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秦宇说,种植芦笋平均亩产1500斤,亩收入都在四五千元以上,比种传统的土豆、玉米收益大得多,每亩至少能多收入1500元。“下一步,我们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再新发展芦笋种植40亩,使全村芦笋种植面积达到100亩,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绿色产业带来的实惠。”秦宇信心十足。
为村奔波为民忙,是秦宇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同事们给予的总结评价。对于在第一书记岗位上还是新兵的秦宇来说,他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但他做到了尽心尽力。他积极响应号召,最大程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建起了爱心扶贫超市。今年复工复产后,在单位偶然遇到国华(赤诚)风电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前来办事,秦宇借机发力,真诚打动了技术人员并一同前往实地考察,目前已完成了光伏发电项目前期的考察事宜。
笔者了解到,这两年,他为村里的事业垫资了一万余元,从未和任何人提及。因为他心里装着杨家会村,装着村里的老百姓。不论怎样,他要为村里的发展不停奔波;不论如何,他要为村民的致富继续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