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监督给力 城市“变脸” ——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助力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纪略

2020-07-23 16:08:18 来源:吕梁日报作者:冯海砚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政府的财政支持与改造、管理能力远远赶不上。”市人大代表贺新众直指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停车位建设与城市交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城市停车难状况日趋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市人大代表白玉明更多关心的是这几年城市建设中市民一直呼吁的停车难、车位难求等问题。

6月29日,在吕梁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上,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靳东征作了《关于吕梁市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及管理维护情况的报告》,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向大会提交《关于吕梁市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及管理维护情况的调研报告》。代表们结合两个《报告》就如何做好城区规划、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居住环境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规划是发展的龙头,建设是形象的塑造者,管理则是形象的维持者。如果管理跟不上,那么建设的投入就会大大贬值,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就会大大受损,文明城市的形象业必然大打折扣。

吕梁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这一民生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将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纳入全年监督重点,及时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对群众反映的封道施工,影响市民正常生活、商铺正常经营等情况进行视察调研,对市政施工中存在的暴雨频发、施工面狭窄、地下管线复杂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绘制切实可行的作战图,顺排工序,倒排工期,高效推进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及管理维护工作。

四个座谈会提到了什么?

五月中下旬,在吕梁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前,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就组织相关部门及部分人大代表连续召开过四个座谈会。座谈会的内容也是围绕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及管理维护展开。

据介绍,吕梁撤地设市已经有16年的时间,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中心城区城镇人口也由2003年得15.8万人增长至到了2019年的28.1万人。预计到2030年人口规模将会达到50万人。目前,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约40万人。截至2019年,建成区34.8平方公里,27.64万人。

城市人口在增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及管理维护的成本也在增加。这也直接反映出一个问题,城市人口增加的背后,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在中心城区运转和发展中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大。

作用越大,压力和支撑力也就越大。座谈会上,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部分人大代表不得不面对已经摆在台面上的现实问题。

“市区的垃圾清扫清运工作主要由离石区城乡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随着中心城区人口越来越多,该中心现在机器设备陈旧,清运车辆已接近使用寿命,使用效率低,维修费用高。”离石区政府副区长刘瑞平结合市区环卫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心城区还面临一个实际问题,辖区面积增大,老旧区域多,市政基础设施普遍老化、陈旧,维护人员相对较少等,造成市政设施维护和管理难度大。近年来,吕梁市城市管理局在市政设施维护和管理上不断加大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在市政设施维护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虽然,中心城区近几年市政设施维护得到加强,维护保养比较到位,但与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市政设施维护和保养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经费、维修设备不足,维修保养人员少。”吕梁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靳东征这样说道。

管理权限不一,设施监管维护不到位,部门间协调难;市政基础设施缺乏规划,各类设施标准不统一等等。市政设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安全,也体现政府城市管理水平。参加座谈会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人大代表一致建议,加大市政设施日常养护维修经费投入。增加市政设施养护维修人员配置。完善制度,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尽早处置。加强市政设施基础建设统筹协调。创新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理念。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群众自觉维护市政基础设施氛围。

一个调研报告主要讲了什么?

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及管理维护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该如何找到问题症结,从而提出合理化、科学化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效益化。

市人大常委会召集部分人大代表深入到吕梁市城市管理局等8个相关单位进行了专题调研。

从调研报告可以清晰地看出来,2004年以来,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维护视为民生要事,市级财政累计投入132.31亿元予以实施。资金安排从2004年0.52亿元增加到2019年14.69亿元,占年度财政支出比例由10%提高到36%。规划和自然资源、行政审批部门及时核发项目工程规划、用地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城管部门组织项目实施和管理,住建部门强化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交警部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离石区政府提供环境卫生优质服务,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功能不断优化,管理水平逐年提升,为居民高品质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供水能力接近满负荷,水库水源保护急需加强,河道箱涵内雨污不分,中水回用率低,城区尚无备用热源,部分供热管网老化,城区道路开挖频繁,缺乏行车立体交通,停车场地严重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无法回避和绕开的话题,而且这些问题急需解决,刻不容缓。

“中心城区停车难已经成为全市面临的重大问题,甚至到了‘一位难求’的地步,停车问题已对现有的生活生产环境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市人大代表安亚雄在他提交的代表建议上这样说道。他建议,政府部门可以采取多种投资模式,尽快解决老旧小区停车场规划,要对老旧小区停车位占地、停车设施配备现状进行全方位摸底调查,针对不同小区进行不同的规划设计,有效地利用多重空间建设停车场,加强停车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管理配置。

调研报告也形成了自己的意见。比如,在供排水方面,建议及早上马三水厂二期日供水5万吨项目。希望将离石千年水库作为城市饮用水水源,新建水厂,解决东城区无自来水的问题。在供热方面,建议完成城区供热一、二次老旧管网改造,巩固集中供热全覆盖成效。尽量减少改造管网给市民带来的交通不便等问题。合理布局换热站,确保每个站点的供热质量。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建议制定立体交通规划。规划建设立体交通、快速通道,改善市区车辆通行易堵状况。在开发建设公共车位方面,建议建设立体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等公共停车设施。在重点地区实行道路分时段停车。在非主干道宽度允许的路段,规划临时停车位。在大数据支持下,鼓励机关、小区停车位向社会开放。在增加城市管护设备方面,建议支持环卫服务、园林绿化等单位更新老旧车辆,购置新能源或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车辆,以便扩大机扫面积,提高城市管护水平。

代表监督效果出在哪里?

“我住这里已经五六十年了,过去这里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现在树多了,草绿了,水清了,每天来这里锻炼身体,感觉就是不一样了!”家住市区莲花池公园附近的李国庆大爷说起居住环境的改善,幸福满满。

路宽了、城绿了、景美了、人乐了……吕梁中心城区面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告别了“断头路”,告别了臭水沟,随处是花团锦簇、绿草如茵、碧水蓝天。一座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魅力新城在吕梁山上悄然崛起。

变化源于实实在在的监督。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市四区”总体发展思路,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重点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提升宜居宜业水平。

而这其中少不了全市人大代表的监督和市人大常委会对中心城区环境建设的关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秉承“让群众舒心,就是我们的初心”信念,针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市区集中供热问题,连续四年实施监督,年内听取两项报告,供热前集中视察,全方位、多角度督促相关部门积极作为,有效提升供暖质量。同时,依法依规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对缓解停车难等关乎民生的5个代表重点建议挂牌督办,“小切口”破解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在刚刚结束的吕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初次审议了《吕梁市城市道路挖掘管理条例(草案)》。这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在助力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又一亮点工作。

饮用水安全保障如何,老旧管网该如何改造,集中供暖热源怎么做到清洁温暖,道路挖掘怎么最低程度影响市民生活生产,停车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人民群众高度关切的话题代表们在调研中了解深入透彻、直击问题症结。在座谈讨论中,辣味十足,直指相关部门的工作问题和实际难题。

相关部门回应,将聚焦聚力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及管理维护情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着力完善城市交通体系,着力缓解停车难问题,着力提升城市运行保障,着力保障城市管理投入,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形象,在补齐治污短板上狠下功夫,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在用好法律武器上狠下功夫,继续从严加强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及管理维护执法监管。

“集中供热普及率100%,与太原、长治、晋城并排全省第一方阵;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达到国家和省要求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76平方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13平方米,排名全省第二;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11.1公里/平方公里,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03公里/平方公里,排名全省第三。”在反映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功能水平的10项具体指标中,吕梁有4项指标排全省前三名,这里不难看出城市规划、建设者、管理者的辛劳和付出,但也少不了全市人大代表和吕梁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给力。

监督永远在路上。城市“变脸”,得实惠的最终还是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已经或者正在成为城市建设的美好现实。生活在吕梁中心城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感必将愈发增强。